close
 
皂鹽結晶-自然皂鹼下的產物

讓泡泡更多更綿
芥花油可以讓泡泡綿密哦

配方中有芥花油的皂,泡沫綿得化不開,又很容易起泡。(請選油酸含量高的芥花油)
另外,米糠油、甜杏仁油也能造就出綿密的泡沫呢!
大豆油也是可以一試的油品,穩定又便宜

如果怕起油斑,可以選擇泰山的芥花油(加拿大進口那一款)。。。
((泰山的油品都還算不錯,比較穩定。))
味全的也是,65%

芥花油較好的起泡力會來自於較高含量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高油酸葵花或是芥花因為油酸含量增加, 因此硬度會比高亞麻油酸的高一些.
穩定性也相對高一些. 可是起泡力會差一些.
但若習慣洗澡的水溫較熱一些, 差異感會縮小一些.
挑選芥花或是葵花的時候, 可以算一算營養標示裡頭
單一不飽和脂肪酸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含量的比例.
有些標示不清楚的, 大概只會標飽和脂肪酸 / 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這就沒啥參考性了.

再補充一下, 椰子油確實起泡性很好, 但是若要有綿密的泡沫.
還要搭配長碳鏈的脂肪酸, 因為椰子油的泡沫屬於大/鬆, 不易持久.
長碳鏈的脂肪酸起泡力雖然差一些, 但泡沫屬於小但持久型的.
相關的資訊會陸續整理在網站的DIY Handbook 中.

記得我們之前討論過 MUSFA & PUSFA & SFA & 高油酸的油品 嗎?
挑選芥花或是葵花的時候, 可以算一算營養標示裡頭
單一不飽和脂肪酸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含量的比例.
有些標示不清楚的, 大概只會標飽和脂肪酸 / 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這就沒啥參考性了.
天知道這些所謂的 USFA 是指 MUSFA 呢?還是指 PUSFA 呢?還是指 MUSFA + PUSFA 混合呢?
最近瞄到一款油品,號稱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 XX % ....
針對油性,調整、搭配一下脂肪酸的比例。
http://groups.msn.com/EpsExoticOilButter/page8.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0&ID_Message=6019&LastModified=4675625821847905948

Mia建議還是要用純水比較好唷
不管是自來水或已除氯的水多少都有一些會影響皂化的礦物質或雜質
X山純水或西藥房賣的蒸餾水都不會太貴
試試看
應該對皂內看起來白白的點點有幫助
另外就是
攪拌時有沒有攪入太多空氣
這些氣泡就算後來有浮出皂液表面或被敲出
還是多少會影響皂液內部的溫度
如果皂液內部溫度不均勻就有可能會造成白點或小白花
但這並不影響皂的使用
只是外觀比較不好看

http://groups.msn.com/EpsExoticOilButter/page8.msnw?action=get_message&ID_Message=6099&ShowDelete=0&CDir=-2


看來看去問題所在大概是有兩個
一是秤不準所造成的誤差
二是出在保溫過頭。
秤不準,不只是naoh不對,油、水也都有問題,三種主原料都有問題時,所做的成品不可能是對的結果。
皂化時所需的溫度,可在油與鹼液混合時產生。或是在入模後才放熱。
現時的氣溫原本就高,再加上保麗龍箱的加持、還有一杯熱水、皂液入模後再放熱.......這三者同時發生,會使得皂化反應加劇,果凍現像、火山爆發一一現形。皂體由於高熱=>膨脹=>結構改變
軟油比例高的,多呈現果凍現像。硬油比例高的,多呈現火山爆發、皂體鬆散如鬆糕。
當適合皂化的條件都具備時,就不用再揠苗助長了!!
想當初剛開始做皂時,一切照書養,也累積不少失敗的經驗值

http://groups.msn.com/EpsExoticOilButter/page8.msnw?action=get_message&ID_Message=6099&ShowDelete=0&ID_CLast=6207&CDir=1


GF老師說
手工皂可以簡單學,輕鬆作 (入門很容易)
也可以當一門學問般的研究,端看個人興趣的投入狀況而定
沒有既定的工法,只有作皂的熟練度與觀念的導正
例如 : 溫度的控制,水量的多寡,攪拌的速度,甚而脂肪酸的組合….
那天,對於油溫需不需要加熱的問題,好像一頭霧水?
想加熱,可是見大家沒加熱,所以有些人第一次低溫作皂….
水量,課本說要2.3~2.6倍作皂…..怎麼老師說2倍也可以?
操作不熟練,不知攪拌速率該如何?需不需要提高皂化率?
這些基本觀念才應是皂友需要認識知道的.
( 我想,那幾個失溫的皂液,相對的,應會不好脫模吧? )
了解皂化過程(可參考eps網站的皂化反應3階段文章)
作皂經驗與熟練(有時間,多爬文,handmade精華區,天馬行空等網站)
油溫與水量等自然不再是問題了!

網路上其他皂友的問題與討論:

1.做皂溫度為何要在40度?
EPS工頭
一直不太理解書上40度的理由究竟為何呢?
應該沒啥吧, 溫度的控制重點在於不要高溫失控即可, 其餘都沒影響. 不用想太多囉.
精製的油一定會經過高溫製程, 未精製的油則要看各工廠的參數.
不同的油種會有不同取油過程.
參考書在 樂活 & DIY 有介紹,可參考一下.
--
mialin23
為什麼要40度唷
Mia試過很多溫度
經驗告訴我42度時最好操作耶
不知道寫書的作者是否也是這樣
--

2.鬆鬆脆脆的皂?
過鹼
--
over trace
--

3.白粉
白粉的產生和石泥有關, 原因可能來自電解質失衡.
也就是皂體中可能來自石泥的其他無機鹽類造成電解質過飽和,
而使得尚未反應的游離NAOH 會被往皂的表層推, 如此之下就容易看到
白色的碳酸鈉粉末, 而且即使有蓋東西, 還是會產生.
所以擔心的話, 石泥入皂的量還是要控制一下比較好.
--
"白化"的部分不像皂的質感..也不是皂粉
皂用到到裡層.發現部分有帶狀"白化"
部分則是是正常
我猜原兇應該就是過多的石泥
--

4.怎樣讓泡泡更多更綿嗎?
多點椰子油吧.
--
油酸含量高的芥花油可以讓泡泡綿密哦
--
米糠油、甜杏仁油也能造就出綿密的泡沫呢!

大豆油也是可以一試的油品,穩定又便宜
--
芥花油較好的起泡力會來自於較高含量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高油酸葵花或是芥花因為油酸含量增加, 因此硬度會比高亞麻油酸的高一些.
穩定性也相對高一些. 可是起泡力會差一些.
但若習慣洗澡的水溫較熱一些, 差異感會縮小一些.
挑選芥花或是葵花的時候, 可以算一算營養標示裡頭
單一不飽和脂肪酸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含量的比例.
有些標示不清楚的, 大概只會標飽和脂肪酸 / 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這就沒啥參考性了.
--
另, 再補充一下, 椰子油確實起泡性很好, 但是若要有綿密的泡沫.
還要搭配長碳鏈的脂肪酸, 因為椰子油的泡沫屬於大/鬆, 不易持久.
長碳鏈的脂肪酸起泡力雖然差一些, 但泡沫屬於小但持久型的.
相關的資訊會陸續整理在網站的DIY Handbook 中.
--

5.PH值
pH 9 算是ok 的了. 可以用了. 很多人總覺得pH 一定要降到8 或以下.
其實不太需要, 因為當pH 降到較低, 很有可能是脂肪酸被完全氧化成小分子有機酸,
而中和掉游離鹼. 所以pH 9 算是OK 的了.
另外, pH 試紙的精確性也會影響.
--

6.油斑
*橄欖油&葡萄籽油的廠牌.
*容易出斑的皂有哪些油品是一定會用的.
*您的保存環境有無除濕, 尤其是濕度高的環境又遇到溫度高.
因為您的水量用的少, 環境溼度一高, 很有可能您的皂就會變成除濕塊了.
所以最好保存環境要除濕一下. 不僅對皂, 對人也是很重要的.
溼度一高, 空氣中的黴菌繁殖速度會增快, 對於人或家具或衣物來說都不好.
*超脂用油有哪些?
--
一般來說有黃斑的皂還是可以用, 只要使用者不會有不適.
也可以拿來洗碗, 洗廁所, 洗廚房. 物盡其用.
您若習慣低水量, 只要注意一下除溼就好了.
未精製酪梨2%...... 應該感受不到其存在.
任何油都一樣, 都會有其最低感受量. 過低了, 不如就不要使用.把比例分給其它油種.
甜杏仁油基本上不太容易出斑, 我們家的是很穩定的.但其它家的就不知道了.
您的配方中, 最容易氧化的是葡萄籽油, 尤其是精製過後的.
橄欖油若您用的是非原裝進口的產品, 也有可能買到容易氧化的.
--
入模溫度很高會燙手.
那這塊皂起黃斑的機率應該很高了.....(尤其葵花油高比例的配方)--
--
黃斑的起因與工法和油品配方有關.
但如果怕起黃斑不敢作皂, 不敢用某些油品,
這樣也不是很好. 我們覺得啦, 沒有遇過黃斑, 就不叫做手工皂...
所以, 勇敢的迎向黃斑的挑戰吧....
--
*高溫入模
我以前爬過文,有皂友提到他的朋友作的皂幾乎都在70幾度時混合,結果 每塊都起黃斑,你原始留言說入模時還會燙手,想必還有一定的溫度,所以我覺得應該是中獎了.
*高比例的葵花油
呃.....這原因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
高溫產生果凍期,然後果凍的痕跡就留下來了。
我有一大塊的老椰子,高溫操作,結果是西谷米,類似半圓粒狀的KOH
M.K. san 的書提到:亞油酸 & 亞麻酸 做出來的比 油酸的更不耐用。
葵花油,油酸17.9,亞油酸69.8;新種葵花油,油酸81.3,亞油酸9.0,
新葵花 比 舊葵花 & 新、舊芥花 好多了。
--
高溫入模而產生油斑的情形這可以理解的.
有個實驗可以試試看, 高溫+高濃稠(越稠越好, 最好就像味曾塊般)
這樣看看是否會起油斑
這樣的狀況, 應該會果凍的很徹底.
試試看囉...

不錯,這種黏稠稠的 miso 狀況的確會徹底的果凍期到家,但是就是沒油斑,
讓它密不通風的產生果凍期。
--

7.果凍
果凍是讓皂化反應可以持續比較久一些.
果凍是皂的結晶相變化產生的現象, 有果凍與沒有果凍在最後成品的特性上可能會有些許不同
這也是因為皂的結晶相不同所致. 但只能說有一好就沒有兩好.
不是有果凍就一定好了, 通常遇到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配方,
我們還是會採低溫皂化, 盡量不讓溫度高於40 or 45度.
--
果凍 ....
我們自己觀察至今, 它跟黃斑無關.這好像跟rosebay san 觀察的不太一樣.
而依照理論下去推敲, 也應該跟黃斑無關.
--

8.為什麼脫模時會有一堆水啊??
trace後入保鮮盒並上蓋子,再用浴巾包起來隔天晚上脫模.
因為用保鮮盒,又蓋上蓋子,再包浴巾保溫,
皂皂保溫過程中發出來的水氣散不掉,冷卻後就堆積在皂面上.變成了水,
因為有水的存在,潤滑滲透到皂體與保鮮盒之間的縫隙,所以就好脫模。
淺色的水漬,可能是添加物或油跟鹼水起了作用後的顏色。
--
上禮拜我做皂用透明長條形壓克力模
沒入保溫箱所以可以觀察
我模內的皂用隔板分割成十塊
結果呢
那水呀就從隔板與皂之間開始冒出
而且只有中間六塊皂有冒水
冒水的開始....也同時看到果凍出現
因為前後兩端沒有果凍
水就沒出現
你參考看看
--

9.油品與熟成時間的關聯性
飽和脂肪酸皂化熟成時間比較短, 不飽和程度增加, 時間會拉長.
皂放越久只會越好洗, 只要不壞掉.
熟成的時間一個月是基本要求, 最好2~3個月,
通常大家等不了這麼九, 但是當家裡面皂很多的時候,
慢慢的就有機會洗到放久一些的皂了.
試紙是測心安的....
三段式的試紙會比較好一些, 但還是參考用.
要準就要用 pH meter.
--

10.SF 的量
SF 的量要跟水量/季節搭配, 底下是我們自己的作法
秋冬可以做到10%~15% SF, 作品不會出問題, 洗起來更溫和
夏天大約3%~5%, (若有JOJOBA, 會拉到 8%). 是指重量百分比
SF 的只用 COCONUT OIL & JOJOBA OIL 的搭配
皂糊太水就不容易收, 不容易收就容易黏模
--
沒記錯的話,eps小倆口曾經說過他們選椰子油做SF 的理油是:
*椰子油不容易酸敗
*皂化價高,少量就可以把過多的鹼吃掉(我不確定他們有沒有講過)
選JOJOBA 我猜是因為JOJOBA根本是臘,不會有酸敗的問題
--
超脂洗起來滋潤, 這是有但書的, 並不是所有皂只要有超脂就一定滋潤
也不是不超脂就不滋潤. 5% 的超脂量算少的了. 夏天來說, 沒問題的
換成椰子油有機會比較耐放.
--

11.家事皂配方
侏儸紀_coco
椰子油 50$% 箆麻10% 棕櫚10% 便宜的或過期的油30%
--

12.太早入模的後果會是什麼?
從書上看到說太早入模可能會油水分離或是完成後酸鹼度分布不均之類的…好像還沒聽過好下場ㄟ…
--

13.做好的皂裡有細細的氣泡
大多是打入太多空氣到皂皂中去了
要不然就是TRACE不完全造成的
--
*皂中有氣泡,洞裡空空的,就只是純氣泡而已,沒關係!
*疑似是保溫不完全,所以皂不只外面有皂粉,裡面也有不規則分布的皂點,那種感覺有點像是藍黴乳酪的黴菌,但是果凍的部分不會特別明顯哦
*前田京子書中有寫:皂的小氣泡中,氣泡裡有白粉,可能是油與鹼混合時不均勻所致,若只有數個小氣泡,只要延長熟成期…再將氣泡去除,就可以用!(意思大概就是那小白氣泡中是鹼吧…應該是…)---這我沒遇過!
--
只要有果凍, 遇到這種情形的機會似乎不少
若是一切都正常, 那就是外觀的問題而已, 不用太擔心,
某種度上可以看成是配方或是果凍期帶來的小白點.
對作品是無害的.
--

14.溫度與trace的關係
http://groups.msn.com/EpsExoticOilButter/page8.msnw?action=get_message&ID_Message=4551&ShowDelete=0&CDir=-2

15.加水加速皂化
http://groups.msn.com/HANDMADESHOPSKY/general.msnw?action=get_message&ID_Message=22912&ShowDelete=0&CDir=-2

資料來源:
http://groups.msn.com/EpsExoticOilButter/
http://groups.msn.com/HANDMADESHOPSKY

手工皂大學問

http://tw.myblog.yahoo.com/jw!OpqpOOeICBpGO5eC19k-/article?mid=16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h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